诺奖得主菲尔普斯:经济活力的核心就是渴望创新
(相关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创新从何而来?什么是经济活力?”7月8日,在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200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蒙·菲尔普斯表示,关于创新的源泉,不少经济学家都曾给出过答案,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科学家和探险家的发现并不是创新的主要来源。
菲尔普斯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一个国家的经济比其他国家的经济更有活力?
在传统观点方面,任何维持自由市场的国家都可以拥有自主创新的活力,但菲尔普斯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自主创新需要正确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有多大取决于它的态度。创新者往往是那些脱离主流观念、跳出框框思考的人。”他说。
在菲尔普斯看来,只有具有足够经验的金融家,才能有自信认为他们能够很好地判断提交给他们的创新项目。雄心勃勃的创新者必须有足够的洞察力才能让一个项目启动起来。
“高活力的核心就是渴望创新,并且忽视可能存在的障碍,或者这些障碍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创新。”菲尔普斯分析道,很多创新者迫切希望改变世界,还有一些创新者想向社会证明他们可以走自己的路;另一些人则想要证明自己能够成功。“当然,想要实现高活力,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激励创新,还需要一种能够接受创新的社会和政治氛围,能够容忍创新可能造成的破坏。”
菲尔普斯赞扬了中国所拥有巨大的创造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未被挖掘的潜力。“中国人口众多,老龄化问题不应令人担忧。”菲尔普斯指出,老年人仍然可以为国家做很多生产工作。比如,在欧美国家,退休年龄是65岁。但很多老年人在达到这个年龄后仍然继续工作,同时领取养老金。根据人口调查,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20%仍在工作;这一数字是 40 年前的两倍。而在瑞典,退休年龄从62岁延长到63岁。
“中国已经在进行很多高科技创新,毫无疑问,继续这一努力是正确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会看到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的成果。”菲尔普斯表示,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工人、经理或其他雇员在构思新的想法;在这些经济体中产生的本土创新,很快就能超越科学家产生的创新。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 诺奖得主菲尔普斯:经济活力的核心就是渴望创新
- 【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夏季交通安全整治
- 夯实专业基础,增强防控技能——北京艾协举办猴痘相关知识培训
- 陕西新增3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 奇迹世界SUN体力狂战士怎么玩(体力狂战士加点分析)
- 图解丨揭示中华文明谱系——仰韶村遗址
- 瞄准“高效清洁”推动能源转型
- 帮助困难群众排涝抢险 泰州姜堰一群志愿者在行动
-
国风拉满!首医大录取通知书把校训做成镂空窗棂
最近,网友被首医大录取通知书惊艳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录取通知书封面中
-
6月非农就业意外爆冷!美股收跌,推特竞品Threads注册破7000万
随着市场权衡6月非农就业数据,三大股指本周均收跌,道指累跌1 96%,为
-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行压力加大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行压力加大,能源,联合国,直接投资
-
微软将要收集中国个人数据到境外,就问你慌了吗?
政府对矿物出口实施限制政府近日宣布对两项关键矿物质镓和锗实施出口限
X 关闭
X 关闭